?

?

9月7日《青岛晚报》:老“一木”用上“云设计”

来源: 商贸处转载自《青岛晚报》 日期: 2016-09-09

 

  1953年1月,在南仲家洼133号,青岛一木集团公司的前身,一个由13名手工业者组成的木器生产合作社成立。在经历了上世纪50年代的公私合营以及90年代中后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十年阵痛后,青岛一木集团公司站稳了脚跟,坚持只做实木家具,成为国内现存寿命最长的家具企业。
  “没有一木不成家”
  1958年,青岛第一木器生产合作社转为青岛第一木器厂,“一木”的牌子开始形成。 1959年春,山东省政府决定由青岛一木加工制作首都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和山东厅、北京火车站等室内家具和装饰。随后在全国评比中,一木排名第二,初步确立了这一品牌在当时全国家具行业的地位。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木家具进入全盛时期,当时家具与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并称为“四大件”。上世纪90年代,“没有一木不成家”这句广告语传遍大街小巷。
  用心培养好木匠
  2004年,青岛一木集团公司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决定退城进乡,在胶州杜村工业区建立青岛一木工业园。与板式家具相比,实木家具生产更加注重木工手艺,木工技艺的师徒传承是一木发展至今仍保留的传统。木工师傅尤其注重对新进厂大学生的培养,指导其将书本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掌握造型、结构、公差、含水率等对家具生产的影响。卯深、榫短,每一个批次的卯和榫都要先试着咬合,才能保证组装时的严丝合缝。施胶时要均匀,不能漏胶,否则结构强度不够就容易脱节或开裂变形。
  在一木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木工师傅正在进行木雕,“这样一个简单的麒麟雕刻需要三个小时。 ”一木的老师傅告诉记者,拉锯、开榫打卯、雕刻都是木匠的基本功。木匠工作需要埋头苦干、钻研技术,必须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老手艺没个三五年很难出徒。
  搭上“互联网+”快车
  互联网大潮中不进则退,一木作为传统的家具企业也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青岛一木总经理殷兆坤告诉记者,一木计划在五年内将现有的家居生产资源整合,引进先进的云设计技术和自动化机器人生产设备,实现个性化定制和智能管理服务:客户可以在家具云设计平台中根据自己的户型挑选出满意的户型,设计出装修和家具配置图;设计师看到客户的需求初稿后,迅速与之沟通并提出专业化修改建议;方案制定完成后,报价自动显示在顾客的后台中,客户需求得到高效回应。
  在销售方面,青岛一木提出在青岛成立山东家居电商基地。目前该项目与一些主要的家具企业达成共识。 2015年7月,青岛一木打造了山东省首家智慧门店,该门店的开业也标志着青岛一木建设100家智慧门店工程正式启动。顾客进店后扫描二维码,店里商品立刻在手机上出现,选出意向产品后再看实物,节省了消费时间,这也是一木探索“互联网+”发展的路径之一。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伟

青岛商务局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青岛商务局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青岛商务局”。

2、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