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节消费市场年味浓 销售旺 品质消费唱主角

来源: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 日期: 2018-02-23

  2018年春节,全国商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做好节日市场供应和消费促进工作,确保人民群众欢度新春佳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黄金周期间,全国消费市场年味浓、销售旺,买年货、赶大集、逛庙会、吃年夜饭等传统消费持续火爆,旅游、读书、观影、看展等新兴消费亮点纷呈,网购年货、网上订餐、移动支付、定制出游、共享出行等新业态新模式备受青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品质化、个性化、定制化消费成为新时尚。据商务部监测,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15日至21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926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0.2%。

  一、市场供给丰富多样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及商贸流通企业积极适应春节消费新特点和消费升级新趋势,精心举办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北京举办以“消费新时代美好新生活”为主题的跨年促销活动,组织龙头电商、品牌商超、老字号、无人便利店等近百家企业联合开展优惠促销,为消费者提供全渠道、高品质的有效供给。辽宁举办“新春年货购物节”,开设“年货一条街”、“年货大集”31个,举办各类主题促销活动140余项。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年货节活动,利用大数据精选、优选适销对路商品。春节黄金周期间,西藏、河南、云南、河北、安徽重点监测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14%、13.7%、12.2%和11.9%,青海、四川、广西、湖南、陕西分别增长11.7%、11.6%、11%、10.8%和10.7%。 

  二、商品消费更重品质

  春节期间,年俗商品、绿色食品、珠宝首饰、应季服装、智能家电、数码产品等销售保持较快增长。有机杂粮、绿色蔬菜、时令水果、保健品礼盒等绿色健康类食品销售红火,江西、青海、山东重点监测企业食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7.5%、16%和12.7%,保定、青岛重点监测企业绿色有机食品销量分别增长40%和18.7%。各类狗年生肖题材金银珠宝饰品迎来销售高峰,陕西、贵州、吉林重点监测企业金银首饰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3%、30.6%和17.8%。春装上市拉动服装销售,云南、广西、陕西重点监测企业服装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3.2%、11.3%和7.2%。智能高清电视、烘干一体洗衣机、扫地机器人、净水器、洗碗机等家电受到青睐,江西、青海、辽宁重点监测企业家电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8.4%、15.2%和11.2%。新型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信息类产品持续热销,贵州、云南、重庆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9.2%、27.8%和22.6%。

  三、餐饮消费更重年味

  年夜饭、团圆饭、亲朋宴成为春节餐饮市场主角。各地年夜饭预订火爆,一些老字号餐饮企业年夜饭预订率达95%以上,秦皇岛各大酒店年夜饭上座率超过90%,上海年夜饭销售额同比增长11.0%。外卖年夜饭、厨师上门制作年夜饭成为餐饮消费新时尚,江苏、浙江、广东等地餐饮企业携手第三方餐饮平台推出年夜饭配送服务,上海一些酒店推出“外带”年夜饭让市民在家即能享受到厨师的“私人订制”服务,天津一些餐饮平台提供的上门制作年夜饭服务供不应求。春节黄金周期间,辽宁、山东、山西、湖北、广西、海南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左右,河北、福建、内蒙古分别增长8.9%、8.0%和7.6%。

  四、文化休闲更重品味

  旅游、读书、观影、看展等过节方式受到越来越多老百姓的青睐。旅游消费持续火热,海岛游、冰雪游、民俗游、文化游、养生游等各类主题旅游精彩纷呈,桂林游客接待量比平日增长三成以上,黑龙江、辽宁等地冰雪旅游活动备受追捧。学习充电成为百姓过节的新选择,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日均接待读者1.2万人次,湖南省博物馆系列大型展览活动每天吸引观众超过1.5万人次。春节观影成为人们过节的新年俗,初一至初五全国电影票房累计达46亿元,同比增长近60%。北京地坛、龙潭两大庙会共接待中外游客170万人次,比去年增加9.1万人。云南丽江的纳西打跳、内蒙古巴彦淖尔的祭火仪式、西藏的跳锅庄等民俗活动充分展现民族传统魅力,吸引大量游客。

  五、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平稳

  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总体平稳。分品种来看,粮食价格保持稳定,其中大米、面粉价格均与节前一周(下同)持平。食用油价格基本平稳,其中豆油、菜籽油、调和油价格均与节前持平,花生油价格上涨0.1%。肉类价格不同幅度上涨,其中猪肉、牛肉、羊肉价格分别比节前上涨0.3%、0.7%和0.4%。禽产品价格小幅上涨,其中白条鸡、鸡蛋价格分别比节前上涨0.7%和0.5%。蔬菜价格有所上涨,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节前上涨3.7%。


青岛商务局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青岛商务局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青岛商务局”。

2、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