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德经贸关系分析与青岛对德招商建议

来源: 欧非处 日期: 2017-03-09

    一、中德经贸关系现状及展望
    (一)中德经贸关系概述
    近年来,中德双边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高层互访频繁。在此背景下,中德经贸关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不断强化,已经成为中德双边关系的坚强基石和中欧经贸关系的“领头羊”与“排头兵”。
    随着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新一轮产业革命和产业转移浪潮的兴起,中德经贸合作正逐步从传统贸易投资合作向创新研发、金融投资、区域发展等领域深度拓展。特别是中德双向投资发展迅猛,成为推动中德经贸合作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的新动能。
    2016年,德国总统高克首次访华,默克尔总理两次访华,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分别与高克总统、默克尔总理会谈、会见,两国总理共同主持召开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中德经贸合作机制不断丰富和完善,并呈现出地方合作和智能制造合作等新的亮点,国内各地更加重视对德经贸合作,包括青岛中德生态园在内的对德合作园区已达10余个。
    2016年9月23日,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在一场记者会上表示,尽管全球经济整体复苏情况不尽如人意,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抬头,但中德双边经贸合作发展良好。
    (二)中德双边贸易状况分析
    据我国海关统计,2016年中德贸易额为1512.9亿美元,同比下降3.5%。其中,中方出口652.1亿美元,下降5.7%;进口860.8亿美元,下降1.8%,中方逆差208.7亿美元。另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最新数据,2016年1-11月,德中贸易额为1715.9亿美元,同比增长3.1%。其中,德对华出口765.7亿美元,同比上升4.1%,占德总出口额的6.2%,高于2015年5.9%的份额;自华进口950.2亿美元,增长1.3%,占德总进口额的9.8%,高于2015年9.6%的份额,德方逆差184.5亿美元。2016年前11个月,中国是德国第五大出口目的国,并继续保持德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地位。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中德双边贸易相对稳定,结构不断优化提升,德国继续保持我国在欧洲最大和全球第六大贸易伙伴地位。2016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和法国,成为德国在全球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无论进口与出口,中国在德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份额都在上升。
    根据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衔商务参赞王卫东的分析,当前的中德贸易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在中欧贸易中的核心地位稳固,约占中欧 (盟) 贸易额近三成,同时中国也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二是中国市场对德国工业企业的战略意义更加重要,尤其是汽车及零部件、电子光学产品、化工制药、农业、环保等领域,比如德国最大工业集团大众公司去年在华销量达到400万辆,中国是其主要的业绩增长来源;
    三是两国间的产业链合作更加紧密,中国对德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类产品占中国对德出口额的比重已超过半数;
    四是双方在贸易领域的互补性短期内不会改变,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不断提高的品质要求为德国高技术、高质量产品提供了发展空间,双方在技术领域的合作也日益紧密。
    (三)中德双向投资状况分析
    据商务部统计,2016年中国对德共计投资29.45亿美元,同比增长258.6%,累计投资项目数约2000个,累计投资总额达88.27亿美元。2016年德国在华投资项目392个,共计27.1亿美元,同比有所下降,累计投资项目近10000个,累计投资总额为281.8亿美元。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中国对德投资首次全面超越德国对华投资。
    需要说明的是,为避免媒体过度渲染,我国商务部公布的数字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备案和审批的项目数据得出的,未统计众多民营和个体经济在德的投资项目和资金。
    根据跨国咨询公司安永(Ernst & Young)的独立调查,2016年中国企业对德国投资热情高涨,无论在数量上还是金额上,中资对德国企业的收购都打破了历史纪录,1-10月,中国和香港的投资人总共收购了58家德国企业,比2015年全年还多了19家。更惊人的是,中方用于收购德企的资本量:116亿欧元,这比2015年全年高了20倍,比过去历年的总和还要多。
    另一个方面,德国国内统计并公布的对华投资则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由2013年的82.1亿欧元、2014年的56.3亿欧元下滑到了2105年的42.8亿欧元。按我国商务部统计的2016年27.1亿美元计算,下降态势仍在持续。
    与此同时,安永的研究也显示,有意从德国前往其他国家投资的公司比例在下降,只有8%的企业表示计划将其部分业务从德国迁往他国。这是2005年来的最低水平。
    上述补充数据进一步证明,在中央“走出去”战略的影响和企业自身产品升级、市场开拓、技术引进、资产配置和汇率预期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企业高度重视对德投资,中国已连续三年蝉联外国对德投资冠军,且投资数量和金额均呈激增之势。自去年以来,中国企业对库卡、欧司朗、爱思强、德意志银行等的大手笔投资、收购、参股案例更是在德国媒体引起了对于“中国收购风潮”的热议,甚至受到德国联邦总理、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等政要的“特殊”关注。
    独立调查认为,政治、社会和法治的高度稳定、优良的基础设施和受过良好培训的劳动力,是德国吸引国际资本的决定性因素。在危机不断的当今,德国被视为欧洲"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核心"。
    无独有偶,2017年1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社科院世经政所)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从中国企业和主权财富的海外投资视角出发,构建了经济基础、偿债能力、社会弹性、政治风险和对华关系五大指标、共41个子指标全面地量化评估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所面临的战争风险、国有化风险、政党更迭风险、缺乏政府间协议保障风险、金融风险以及东道国安全审查等主要风险。总体评级结果:德国是唯一AAA级投资目的地,英美排名相对下降。
    (四)2017年中德经贸关系展望
    2017年是中德建交45周年,是双边关系深入向前发展的重要一年。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过程中,美国的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渐盛;欧洲面临英国退欧、难民涌入、成员国经济发展失衡、民粹主义抬头等重大挑战。而中国经济则处在稳中求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阶段。
    在此背景下,中德两国有共同的利益携手并进,并将依靠更紧密的合作,共同维护好世界经济的繁荣稳定。着眼于未来,中德在智能制造、高端机械设备、航空、铁路、环保、农业、现代服务业、标准化以及第三方市场合作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中德两国处在欧亚大陆的两端,分别是亚欧两个大洲的最大经济体,互为所在地区最大经贸伙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两国企业间的互利合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2016年,中国首次担任二十国集团(G20)轮值主席国,推动设立贸易投资工作组并成功召开G20贸易部长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7年,德国从中国手中接棒G20轮值主席国,将继续倡导创新促进增长、反对保护主义、扶持发展数字经济。G20汉堡峰会将延续杭州峰会强调的包容性发展理念,中德两国将全方位更加紧密合作,共同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二、青岛对德经贸合作的现状
    (一)德国在青岛投资情况
    2016年1-9月份,青岛市与德国贸易进出口总额15.88亿美元,同比下降5.5%。其中出口10.38亿美元,同比下降12.3%,进口5.5亿美元,同比上升10.8%。德国在青岛市贸易伙伴中出口列第5位,进口列第8位。
    2015年全年,青岛市与德国贸易进出口总额23.33亿美元,其中出口16.71亿美元,同比增长3.1%,进口6.62亿美元,同比下降26.2%。
    青岛市向德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水海产品、机械设备、服装、电器及电子类产品等。青岛从德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等。德国是我市第八大外资来源地。2016年1-9月,德国在青投资项目11个,合同外资6.0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05亿美元。
    (二)青岛对德国贸易情况
    截至2016年9月份,德国累计在青注册的投资项目为313个,合同外资15.4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42亿美元。分别占全市历年累计外商投资比重的1.19%、1.52%、1.69%。
    德国在青主要投资项目有安德烈斯蒂尔动力工具(青岛)有限公司、德枫丹(青岛)机械有限公司、西门子智能制造研究院、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青岛赢创化学有限公司、莱茵化学(青岛)有限公司、青岛麦德龙仓储管理有限公司、大陆康迪克工程橡胶有限公司、辛北尔康普压机生产企业等。
    (三)青岛在德国投资情况
    截至2016年9月底,青岛对德国投资项目37个,中方投资额2.1亿美元。其中生产企业6个;贸易公司17个;代表机构13个。较大的项目有,青岛机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以2294万美元收购德国铸造装备企业昆格瓦格纳工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KW公司)。KW公司是德国一家具有上百年历史的铸造和造型设备领域的生产商,在全球设有5家子公司,年销售收入4000万欧元。青岛康原药业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美元在德国设立莲花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拟生产、销售生物医药和医疗保健品以及委托生产生物医药和医疗保健品。
                                                   
    三、青岛对德经贸合作的比较优势
    (一)沿海重要经济中心城市
    青岛濒临黄海,自然区位优势明显,气候宜人,风光秀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是中国北方仅次于北京和天津的GDP过万亿的经济中心城市,拥有副省级计划单列城市等一系列独特的吸引人的亮丽名片。
    (二)独具德国历史和风情
    青岛与德国历史上的独特渊源以及至今所保留的独具德国特色的城市风貌是青岛这座亚洲城市对德合作中独一无二的有利条件,更是兼具“有型”和“无形”的宝贵资源禀赋,对欧美客商、尤其是来自德国的客商而言,青岛无时无处不弥漫着特殊的亲切感。
    (三)产业基础好且门类齐全
    青岛的经济结构合理,三产比例比较均衡,产业门类齐全并具有较好的基础,与德国的高端制造业技术及工艺流程有着较好的产业契合度,在中高端工业产品产业链上的互补性较强。青岛企业在自主产品和技术升级换代过程中,对德国的技术和工艺、咨询服务、管理、设计等有现实的需求。
    (四)基础设施配套发展完善
    具备大型港口、机场、铁路等国际货运条件,拥有民航、高铁、高速、地铁等方便的交通条件,商业、医疗、学校等配套比较完善。
    (五)劳动力职业素质较高
    高技能和专业的员工是保障高品质产品与服务的关键。青岛的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完善,各类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易于获得。国际化人才及海归人才日益增加,进一步提升了青岛的国际化人才环境。
    (六)高性价比的生产与生活要素
    青岛的空间布局比较理想,产业用地资源丰富,房地产价格相对外资集中的主要一线城市比较合理,生产和生活要素的性价比较高,有利于企业留住优秀的人才,更吸引着大批高素质人才选择在青岛置业安居。
    (七)政策和营商环境日益改善
    青岛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高,招商、亲商、安商的优惠政策稳定,政府部门的服务态度好,办事效率高,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政策透明度也比较高。
   
    四、青岛加强对德招商的对策建议
    结合过去近一年派驻德国开展宣传推介、联络拜访、招商洽谈、项目协调、参访展会、招才引智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实践,谨就青岛对德经贸合作提出两个方面的建议:
    (一)标准化提升利用德资环境
    现阶段,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企业对华投资与合作总体而言是谨慎而挑剔的。这就要求青岛一方面在“硬”环境上过得硬,另一方面更要在“软”环境上“硬”起来,达到国际标准。
    为了使德资项目顺利落地青岛,还必须在差异化竞争上下功夫,紧盯国内同类城市,努力打造相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依托青岛的优势产业,如:轨道交通设备、橡胶、家电制造等,制定特殊的产业扶持政策和产业招商政策,探索以产业为导向,行业招商的路径。
    发挥中德生态园等对德合作功能区对德优质资源配置相对密集的特点和优势,集中承接德资项目,走特色园区的路子,提高对德资项目洽谈和落地的成功率。
    举全市之力,对德宣资料、招商政策、项目简介等应有专人进行统一搜集、整理、翻译和印发,形成标准化的德语资讯。建议建立青岛对德招商信息发布平台,实时更新,提高招商信息的质量和利用率,在信息平台基础上,形成创新型的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对德合作项目管理、服务、协调和决策机制。
    (二)精细化提升对德服务水平
    对德资项目提供个性化和精细化的专业对接服务,从接洽、谈判到签约、落地,尽可能考虑德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习俗,提供国别化的定向服务。
    对招商信息、政策法规集中收集整理,建立统一的项目信息库,形成便于项目方查询的德语材料,委托专业机构翻译成德语,提升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
    所有政策法规、商务信息(如:要素价格、优惠政策、招标信息等)和办事流程统一进行定期归纳、综合,通过网络及时并准确向德方项目投资人和当地负责人提供可靠的、准确无误和详尽的信息。
    一个链接,解答所有问题。对各类项目问题系统化集成并形成德语的标准化答案。对招商服务信息进行梳理,为对德招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或轮训。
    配合项目落地,形成部门间密切配合的亲商氛围,提供多元化服务,如用工、签证、海关、租房、上学、就医等,提升德籍项目人员在青岛工作和居留的便利化。
    一门受理,一对一跟踪,全程服务,以个性化和精细化的服务提升吸引德资项目的质量和水平。


                                                  德国工商中心首席代表

                                                          沈 雷

                                                  二零一七年二月二十三日

 

 

 

青岛商务局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青岛商务局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青岛商务局”。

2、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